運動是慢性腎病常規治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對許多血透患者而言,貧血、營養不良、骨和關節病變、心血管疾病限制了運動時的耐受力;心理因素更使得患者對運動有所顧忌而不敢輕易嘗試。其實,適當的運動可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,增強患者信心和提高生活質量。
但無論參加哪一類運動,在運動治療時都應嚴格按照運動處方進行訓練,同時必須遵守下列準則。
1、運動的一般原則
?、?要在自我感覺良好時運動,發熱或感冒后,注意在臨床痊愈2天以上才可恢復運動;
?、?空腹時不要運動,運動宜在飯后2小時進行;
?、?根據季節和環境調整運動,在過熱和嚴寒的氣候下應適當減少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;
?、?穿著與環境溫度相應的寬松、舒適、透氣的衣服,在陽光直射下應穿淺色衣服并戴遮陽帽,訓練時應著運動鞋(步行鞋、跑鞋等),以減少運動損傷;
?、?上坡時要放慢節奏,主觀勞累程度應與平時相似;
?、?運動前后測脈搏、血壓,并做好記錄。
2、運動方式的選擇
透析患者應以有氧運動作為運動訓練的主體,但在完善的運動處方中亦應考慮柔韌性和力量性訓練。
3、運動時的自我感覺
注重運動自我感覺,不可勉強,若有不適,立即中止。
?、?運動中出現胸、臂、頸或下頜等部位的燒灼痛、酸痛、縮窄感或充實感時,應停止運動;
?、?運動中出現明顯氣喘時,應停止運動(運動時肯定會有呼吸深度和頻率的增加,但不應有交談困難,不應氣喘,運動后恢復時間通常不超過5分鐘);
?、?運動中出現明顯頭暈、眼前發黑、周身無力時,應立即停止運動;
?、?運動中自感有說不出的難受時,應停止運動。
4、量力而行 謹防過度
?、?運動量應能完成并留有余地;
?、?運動時如因呼吸急促而不能交談,提示運動量過大;
?、圻\動后出現無力或惡心,應降低運動強度,延長運動后放松活動的時間;
?、?運動后應感到興奮而不是疲勞,若持續疲勞不緩解,應調整運動量;
?、?運動后若出現晝夜難眠,應減少運動量,直到癥狀緩解;
?、?運動后若出現明顯關節疼痛或僵硬,提示運動量過大。
5、緩慢開始 循序漸進 逐步適應
總之,運動量適當的主觀感覺為運動時微有汗出,稍感疲勞,有輕度氣短但不影響交談。
一般運動停止6分鐘后,脈率應低于100-110次/分,次日清晨恢復平時水平或略有減慢趨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