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透行業 30%高增長,巨大需求推動千億市場漸顯
根據全國血液凈化病例信息系統的統計數字,血液透析的市場規模從 2011 年的 136 億元增長到 2015 年的378 億元,過去四年復合增長高達 29.12%。其中,2015 年的市場規模增速為 29.01%,目前血液透析行業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。
根據我國 ESRD 患者數量至少 200 萬人以上,每年 9.22 萬元的治療費用的現狀進行測算,血液透析對應的理論市場空間為 1843.92 億元,但我國目前血透行業的市場規模僅為 378 億元,治療滲透率約為 20.5%,與美國等發達國家 90%以上的治療滲透率差距較大。
由于經濟條件或醫療資源的限制,目前我國僅有少部分人接受透析治療,大量透析治療需求沒有得到滿足。
基于血透市場目前未被滿足的需求和未來新增的需求兩個維度,我們認為雖然目前行業已漸顯規模,但未來 3 年血透行業仍會保持 25%以上的高速增長的態勢:
現有 ESRD 患者的血透需求有望陸續被滿足:目前我國大量血透需求尚未得到滿足,未來一方面有望通過引入更多的民營血透中心,緩解血透服務緊缺的現狀,滿足更多積極接受治療的患者的血透需求;另一方面,通過提高血透治療的報銷比例和宣傳血透治療技術,提高消極治療的患者的治療積極性,從而通過提高治療滲透率帶動行業增長。
新增 ESRD 患者帶來血液透析增量需求:由于環境的惡化、工作壓力增加和人口老齡化等多方面因素,全國 ESRD 的患者從 2007 年約 64.21 萬人迅速增長到 2015 年約 200 萬人,年復合增長高達 15.26%。ESRD 患者人數的迅速攀升將帶來新的血透需求,不斷擴容整個血透市場,帶動行業的高速增長。
中外各大企業競相布局國內血透產業鏈
血液透析的產業鏈主要分為上游生產端、中游流通端和下游服務端。其中,上游主要是血液透析器械和耗材的生產廠家,中游是各大血透器械和耗材的流通代理商,下游主要是血液透析服務供應商。
歐美和日本等外資企業的優勢主要在于上游透析器械和耗材上,在中游端需借助本土企業的流通渠道,實現終端的器械和耗材的投放和銷售,在下游端受限于政策,僅有 Fresenius、DaVita 和德國貝朗等少數外企進行布局。
國內企業大部分企業集中在上游端進行布局,其目前主要集中于血透管路和血透粉液等低端產品上。少數國內企業通過對血透機和血透器等高端產品進行研發,逐步縮小與進口產品的差距;中游端鮮有龍頭企業,行業集中度非常分散,未來存在較大的整合并購空間;下游端隨著血透服務政策的放開,國內民營企業已逐步嘗試布局,未來有望催生血透服務連鎖大品牌。